公司自打上市搬进大楼,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在大公司工作,工作稳定朝九晚五待遇优厚,已经不是在追求一个成就追求做出一个产品,而是完成工作执行一个指令。这种风气会腐蚀败坏公司,导致平庸无能低调官僚。状态极其危险,这种人不但不应该拿期权,而是应该被清理出公司。
-----周鸿祎微博。
“出关”之后,360董事长周鸿祎满血复活,恢复了频频发声的状态。
2014年初,周鸿祎“闭关”三个月,据称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想清楚一个哲学命题,360到底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其对外宣布,360没有帝国梦,而是要专注做好安全产品,360要在移动领域同样做好安全产品。至此,360已经确定不再去觊觎自己够不着的果子,而打算围绕安全这一个命题做到极致。
对公司内部,周鸿祎则反复提到一个命题,公司要保持“创业之心”,要杜绝患“大公司病”。所谓“大公司病”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朝十晚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其实,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会遇到“大公司病”这样的问题,此前华为通过内部推广热销书记《狼图腾》来倡导“狼性文化”,而百度在员工即将超过1万人的时候,也提出百度要“去小资”,要狼性。
关于所谓的“狼性”,有诸多种解读,甚至略带贬义。但说白了就是,互联网公司所处行业特性决定了,要永远保持创业的状态。不然就可能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当年,周鸿祎依靠“颠覆”带领着360走到了现在,市值110多亿美元,员工超过6000人,而现在,周鸿祎不仅要继续“颠覆”,保持公司的快速发展,还要防止被人“颠覆”。而360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创业基因”,自然希望不要被稀释。
创业之心
追溯360做免费的安全产品那几年,可以想象周鸿祎带领着“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勇猛和决绝。
对外,周鸿祎就是一个斗士,顶着传统杀毒厂商的谩骂,顶着百度、腾讯的围剿。对内要在产品端杀出一条血路。
可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切换到当时的竞争环境,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周鸿祎会在许多人心目中留下脾气暴躁,甚至“口不择言”的形象。
因为他在公司内部是产品经理,在个人微博上积极关注用户的建议,及时转给相关负责人处理。他参加每个周会,关注很多产品的具体进展。
这样的一支创业团队,最吸引人的就是简单做事,没有太多弯弯绕。正是如此,360不拘一格吸引了许多业内“天才”。
比如有5年临床医生经历,4年软件开发工作的底层杀毒专家邵坚磊。他在进入360之前已经写了两本热卖书籍,在业内小有名气,而进入360之后则完成了从理 论专家到一线实战专家的转变。今年8月,邵坚磊是BMW BIOS病毒全球第一位发现者,而此前,首发病毒的通常是国外的安全公司。
还有号称“国内内核第一人”、“驱动神童”的mj0011,这位大一退学、自学成才的“”神童”是360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个范本。2006年,19岁的mj0011穿着一件T恤来北京面试,沟通之后,mj0011决定在360工作。
周鸿祎在其《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书中提到,在这些顶级人才心目中,工作成绩本身就是自尊。邵坚磊确实这样认为,他觉得既然用户问题产品了,那解决就是必须的,个人睡不睡觉不重要。既然事情没做好,挨骂也是应该的。做好了自然不会挨骂。
而mj0011同样属于自我驱动型人才,进入360之后虽然得到周鸿祎的承诺“想来公司就来公司,想在家就在家。”而事实上,他在结婚之前,没少在公司睡床垫。
而另一位负责技术的360十年老员工董毅则认为,“在360,只要你是个人物,你就可以‘野蛮;生长。”这里没有陈腐的条条框框,也没有多少让他头疼的公司政治,只要想做事,在360就有机会,就能得到承认。
可以说,有这些踏实肯干的顶尖人才加入,360的杀毒技术水平用四年的时间跻身业内一流水准,并多次在国外测试中斩获大奖。
除了这些大拿、骨干级别的员工之外,360也培养了许多从刚毕业就入职360的员工。比如网络先赔项目负责人刘福军从毕业就在360工作,现在已经带领一支团队,可以独挡一面。
刘福军刚来360的时候月薪只有2000元,但他非常善于繁琐的具体工作中发挥一些“微创新”。比如网络先赔项目的发起是源自一个用户的投诉电话“有骗子打 来电话跟我要1000块钱,但来电显示是110,我觉得你们360应该给我赔偿。”刘福军认为,既然以用户为导向,那么出现这样的问题,360就应该赔 付。经过与360总裁齐向东商量之后,网络先赔项目启动,目前已经有30多员工在负责这项工作。
大学毕业就来到360工作,现任运营经理孙哲的工作也主要是跟360产品的用户打交道,天天跟不同年龄、地域、背景的粉丝用户沟通基本工作,很多人会感到乏味,而孙哲却在日常工作中,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而通过孙哲的认真负责,也将360产品的形象传递到用户当中。
如何“杀毒”
在采访中,多位员工主动提出希望公司不要患上“大公司”病,这意味着一线员工也已经意识到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周鸿祎更是在微博上放出狠话:“朝十晚五”的员工应该被清理出公司。
那么360现在如何避免“大公司”病呢?适当淘汰是需要的,但直接“清理出公司”太简单粗暴。此前笔者接触过一位从360离职的高管,他描述“老周用人挺狠的,做不好就走人。”
而周鸿祎在其新书中也提到,不能唯成败论,要鼓励创新。IE浏览器的前身“网景”即使失败了,但其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创新不应该被抹去。
而放在现实中,360专门针对新员工成立了“飞扬”学院,鼓励新员工创新和快速成长。而飞扬这个词源于周鸿祎喜欢的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外,360内部的核心员工也在发动“自清”技能。一方面有经验、对公司认同的老员工会对新员工更多的帮助,减缓文化被“稀释”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从创业期被灌输的“用户至上”公司理念,在各个环节被不断要求和强化。
另外,在员工非常关心的薪资待遇和晋升空间上,360传递更多的“公平”理念,以及“用户至上”的文化引导。
周鸿祎在其微博上提到“我们对员工应该是行业里最慷慨的,整个公司24%的股票分给员工,未来还会更多,很多人因为股票赚几百、上千万,这是回报给那些勤奋 努力做出卓越成绩的人,对于朝十晚六只是打一份工的人拿份工资就好了,你没有超额付出和超长业绩,凭什么要获得超额回报?这才是公平。”
在现实执行中,只要做出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破格提升、高额奖励的事情也屡屡发生。
除了此前提到的刘福军、孙哲等人之外,一位QA经理还举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之前在她部门做测试的初级工程师,平时工作细心,经常能反馈很多细小的产品问题, 而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关 360 产品的事情他也积极参与,这些都被他们的事业部总经理看在眼里,就在一个半月前,他被破格跨组连升两级。
据说360优秀个人年终奖高达50--100万元的股票,获奖覆盖面可以到30--50人。2014年年会上,360搜索事业部的董毅则获得特别大奖“保时捷卡宴”。
从产品角度,360的杀毒产品“颠覆”了传统杀毒厂商。而360在内部文化上,用“公平”、“奖励”等方式预防出现“大公司病”的“杀毒”能否有奇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主题:专家谈社保改革:破除既得利益阻力最难 |
下一主题:阿里巴巴上市成全球最大IPO 或将迎来离职潮 |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