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业生涯规划要处理好“公”与“私”

作者:智兴 发布时间:2013-11-12 查看次数(2020)

标签: 生涯规划

+ 关注   + 收藏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只考虑个人,而应该在团队中寻求个人的定位,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一个人关注的团队范围可大可小,小到可以是几个人的小组织,大到可以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即将个人事业发展、价值实现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一个人在他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所关注团队的大小将决定他人生成就的高度和可能达到的境界。一个眼中只有自我而没有团队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职业生涯规划三大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各高校广泛开展起来。“自我探索”、“职业环境探索”等名词和方法也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熟识。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之是很多大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日常的作为。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浅近。困惑和迷茫是不少大学新生的心理经历。究其原因,多数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即便参加过一些工作和活动,对于步入大学后生活的变化仍表现出不太适应,主要地表现在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习惯了中学阶段一心一意考高分这种简单的生活之后,面临着需要自主选择自主规划的新生活,很多大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这也成为他们选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动力。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不恰当的期待,他们往往期望学一点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一揽子解决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他们知道确立目标的重要性,但往往只关注眼前或短期的目标。“理想”是他们眼中的奢侈品,长远的规划敌不过当前的目标。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表现得急功近利。这种状况到了高年级就尤其明显。


    关注自我多关注外部环境少。一般来说,自我探索和外部环境探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两个基点,它们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但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在自我探索的部分,更多地运用各种量表和职业生涯规划所教授的技术去了解自我。在大学生所撰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最大部分的内容往往是自我探索的成果。实际上,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对外部环境的不了解甚至是无知才是更多大学生面临的更切实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制定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很多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和视野仍局限在有限的校园内,不知道如何去探索和了解外部环境,或不敢迈出走出校园的步伐。这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外部环境探索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出对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导向性作用。


    偏重于外职业生涯规划。内外职业生涯,是职业生涯规划一组常用的概念。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内容、职务、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当前,很多大学生的目标多停留在外职业生涯上,他们更关注在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企业做什么样体面的工作,能够有什么样的薪水和怎样的升职空间,而对自己的内职业生涯较少关注或有所关注但仅仅停留在考取各种证书以增加所谓的“就业竞争力”上。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整体社会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则由于大学生忽视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养成而仅仅注重训练有助于求职和职业选择的技能。这种对于综合素质养成的忽视,导致他们对实现生涯目标急功近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过多地以“有没有意义”为标准进行衡量,从而带来对目标能否实现过多的焦虑和恐慌。这种焦虑和恐慌往往又使他们错过了综合素质养成与提升的更多机会。


既注重自身更要注重团队


    大学生不同于职场人,他们还在求学和成长阶段。对他们来讲,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固然也很重要,但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理念教育,往往有助于他们扭转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从而激发起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合理实施生涯规划的愿望,也有助于他们把握好大学时光,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带的一个大三学生能力很突出,很多人都羡慕他。但是他一直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到最后不得不放弃班级中的职务,为此他非常苦恼。有一次,我和他谈到一个职场案例,他从中受到了启发:


    小王是一家消费品企业的销售人员,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十分可喜的业绩,也得到领导的赏识。领导便安排他带领一个销售团队,小王也觉得志得意满,认为自己不久就可以升为销售经理。可是一年过去了,原来销售业绩不如他的好几个人都升了销售经理,可是小王却没有等来期望中的升职。小王觉得很苦闷,一年来自己的业绩比原来更有进步,怎么想也应该获得升职啊!他开始抱怨自己的领导,挑剔那些升职比自己快的同事。这样一来业绩也便大不如前,后来干脆连团队也带不成了。小王一怒之下辞职离开了这家企业,还找职业发展导师做了咨询。


    小王:为什么我的业绩那么好,领导却没给我升职?


    导师:领导让你带一个团队,你关注你的伙伴们的业绩了吗?


    小王:我做好自己就行了,没特别关注他们的业绩。


    导师:你帮助他们提高业绩了吗?当他们没有完成的时候你帮助他们了吗?


    小王:我只是鼓励他们做好。我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没法直接帮他们。


    导师:如果以团队论,你带的团队总的业绩排名怎么样?


    小王:那是不太好。不过我自己的业绩总是最高的。


    导师:这正是问题所在。你自己的能力没有问题,但是你没有具备一个领导者的心态。本来领导给你的考验,看你能不能带领一个团队。可是你却只关注自己。如果你学会以一个领导者的心态来看问题,你就一定能获得升职。


    处理好生涯规划“公”与“私”关系


    小王的经历并不是个案。很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都面对类似的情形,甚至在学期间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小王的困惑。其实,小王的困惑和笔者学生的际遇,都在于他们过于关注自我而不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寻求生涯发展的支点,他们异化了“目标”的概念,把目标具象为一个个物质的指标,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过多地停留在物化的东西上面而缺乏应有的人生思考和关怀。


    职业生涯规划之“私”,在于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很个性的东西,这个“私”实际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代替自己做规划和决策;二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个人情形的个体规划,应该凸显个人特性而不是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引导他们关注外部环境,着眼长远,把个人生涯目标定位在内职业生涯的提升上。要让他们认识到,个人综合素质与一些求职技能之间的本质区别,鼓励他们在更广泛的空间内寻求生涯发展的支点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商、情商、美商、逆商等广泛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公”是什么呢?很多职场成功人士都曾谈到团队的重要意义,在许多公司的选人用人机制上,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开头的那个案例,小王只关注了自己的业绩,他没有考虑他是在带一个团队,没有把团队整体的绩效当作自己的事业。他很有能力,可是他很封闭,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事,身边的同事与他毫无关系。正是这种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缺乏使他没有能够如预期获得升职。从根本上说,小王的职场生涯陷入“私”的陷阱,没有找到“公”的要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只考虑个人,而应在一个团队中寻求个人的定位,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一个人关注的团队范围可大可小,小可以到几个人的小组织,大可以到整个国家和民族,即将个人事业发展、价值实现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一个人,他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所关注团队的大小将决定他人生成就的高度和可能达到的境界。一个眼中只有自我而没有团队的个体是不可能取得职场进步和人生成功的。


    笔者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私”的形式和外表下蕴含着“公”的内涵和原则。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是“公”与“私”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了“公”的理念,就一定能够克服短视、关注他人,努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从而利用好大学时光,为创造美好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做出充足的储备。


分享到:
上一主题:职场心理:跳槽前须想好3件事
下一主题:5大职场诀窍 让老板“中意”你
评论(0)
  • 发表评论

内容导航
博客微信
行政商务
招聘求职
关于我们
管理培训
主要客户
管理顾问
劳务派遣
员工家园
业务外包
新闻中心
关注我们
QQ空间
人人网
Linkedin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合作媒体
搜搜
百度
谷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2013 深圳市中深力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30173号

运行 0.4225 秒,用内存 1.36 MB,数据库 13 次,用时 0.60257 秒,文件读写 1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