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难判断在这些职场绯闻中,哪些是有感情的,哪些是没有感情的。这也不是外人所能知晓或评判的,我们只看结果。职场绯闻的通常路线是,越性感越能接近权力并获得权力,并且会继续演变成越有权力越性感。那些“成功人士”大多觉得,这种职场权力的获得,会让她们更为性感,这就形成了所谓“善的循环”。而这些老板们,也因为得到了性感而更为珍惜权力的可贵。“漂亮至少等于四年的职场经历”,这话听起来刺耳,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的老同事Peter是个小道消息中心,关于他曾供职的那家世界500强公司的种种故事,是他和我出差途中的一贯精彩谈资。当然,料最猛的就是他们那家公司的绯闻。
那个绯闻是关于他们公司的总经理和他的助理的。年轻貌美的助理以前只是负责一些秘书工作,除了英文不错,做事尚算仔细之外,似乎可圈可点的其他就不多了。但这位助理,在一次绩效评估之后就突然升任了人力资源部经理。总经理甚至还连发几张传真终止了以前的任命,忽然改为这位助理。这是非常怪异的职场跨越,说她坐了火箭一点都不为过。
Peter在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手舞足蹈的,眼神也充满着窥视。那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则更为精彩,传闻中,那位助理在做年度绩效评估的时候,除了拿到那些千篇一律的表格外,还另外拿到一把客房的钥匙,据说正是这把钥匙让她打开了通往职场成功之路的大门。
拿到这把“成功”钥匙的人还有很多,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有外企的,也有内企的。有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大约是受不了远离家乡和太太的寂寞,来没多久就把他的一位下属变成了自己的女朋友。这个事情几乎成了这家公司的著名绯闻和公开的秘密,对此事的了解程度甚至也成了衡量是这家公司的老员工还是新员工的标准。
我们很难判断在这些职场绯闻中,哪些是有感情的,哪些是没有感情的。这也不是外人所能知晓或评判的,我们只看结果。职场绯闻的通常路线是,越性感越能接近权力并获得权力,并且会继续演变成越有权力越性感。
FT中文网的专栏作家谁谁谁说“职场让人堕落”,但她举的例子是个海归派。海归或者被派到中国的老外至多是更容易堕落,全球职场,对于性和权力的渴望,就和人性一样,并没有多少区别。波音的前CEO哈里·斯通塞弗就在临退休前栽在他的办公室恋情上。尽管在这之前,他还被视为波音公司道德化身,甚至高调的道德论调也是他曾经常宣讲的内容。
但对待绯闻的态度,外企和内企的确有着很大的不同。外企无论传成怎么样的小道消息,至少在台面上多少还是遮遮掩掩的。前面说到的老斯通塞弗,他为之付出的代价甚至是功德圆满的职业生涯。
在不少国内企业,公司绯闻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大老板娘和二老板娘一起在公司任职的事情都有。在这点上你不得不佩服这些老板的平衡之术。员工对此几乎也熟视无睹。在官场上,被检举揭发的那些个贪官污吏,罪名上也是罕有没有几个二奶三奶的,这几乎都算得新的时尚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影响了企业?
从性质上来说,如果是在外的风流韵事,至多我们只能从道德上去评判,但写道德文章不是我的事。公司内的这些个事,就不仅仅是道德的问题,它还牵涉到管理本身。
外企的绯闻女主角通常在风流韵事后的得益是职位的擢升。西方企业通常都有明确的职位权力对应的层级,每个人汇报的对象也大多是直接上司,这里存在很明确的责权利关系。所以,绯闻主角的获利通常也是清晰可见的,那就必须是获得职位提升,占据重要的岗位。这样的说法也许对主角们并不公平,这些人中的大多数的确比较能干。一个有本事搞定或大或小老板的人,智力和手腕通常都超人。
这种交易也通常分成两种,有绞尽脑汁找机会故意为之的,也有老板们主动出击的。如果把感情因素抛开,剩下的就是权衡。那些“成功人士”大多觉得,这种职场权力的获得,会让她们更为性感,这就形成了所谓“善的循环”。而这些老板们,也因为得到了性感而更为珍惜权力的可贵。但她们的性感和他们的爱性感同时也阻碍了别的有才华的员工的提升。“漂亮至少等于四年的职场经历”,这话听起来刺耳,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内企的绯闻女主角则有更多的出路。如果能力不算最强,那么用在重要岗位上,只能说明老板太傻。通常要隐瞒这样的事情是很难的,善于察言观色的下属一大堆,种种蛛丝马迹要不被发现,恁是神仙也难。但也有低估员工智商的老板,他们暗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底下窃笑的员工却是一大堆。这样的事情通常会严重有损老板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光辉形象,也让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大打折扣。
这些占据高位却又缺乏能力的绯闻女主角通常比小秘们更有点脾气,尽管称谓上也多了个“总”,但员工这种表面尊敬的背后,也只是出于保住饭碗的需要。没有人会真正把她们当做领导看待,在《红楼梦》里,甚至作为亲生女儿的探春都不买赵姨娘的账。
但如果老板做事谨慎些,就会让姨娘们屈就些小的职位。对内企的权力路线图有所领悟的人都明白内企的权力通常并不取决于职位,而是和老板的关系亲疏。副总裁、副总经理之类的职位,如果只是个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未必会有做个会计出纳或秘书助理的姨娘们真正有实权。权力不只都是职位描述上所说的,事实上不少内企都未必有职位描述。权力的真实内涵在这里是影响力,也就是影响老板们的能力。
传统的管理学知识是实验室理论,也许用在真空中是有效的。充斥着大小绯闻的公司,基于复杂人际关系的管理早就打破了职位的藩篱,它必须是基于人际关系的路线图式管理。
组织如果真像书本上那样的清楚和易于描述,管理就真是件太简单的事了。丰田生产方式只需要上下流程之间回答“是”或者“否”,但这种机械式的管理方式在非工业体系中是不管用的。凡是和人性有关的问题,在管理中都会碰到,也正是管理所必须关注的。
上一主题:寓言中的留才:留住羊靠的不是绳子 |
下一主题:日企培训 舍得花钱 |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