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各地国企改革细则预计在明年两会前密集推出

作者:智兴 发布时间:2013-12-18 查看次数(1720)

+ 关注   + 收藏

    17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国资国企改革20条”,对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强国资监管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作出部署。上海国资在地方国资系统中体量最大,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第一家推出改革方案的。专家预计,在“第一枪”的示范效应下,从现在到明年两会,将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细则的高峰期。


  发展混合所有制:改变“一只手压倒一片手”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三中全会提出的精神,也是此次上海国资改革的重点。


  其实,地方国企对于混合所有制并不陌生。通过上市,引入多种资本成分,是地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手段。目前,上海国资系统拥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核心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6%。深圳等一些地方的国资证券化率甚至还要高过上海。


  “新一轮国资改革的关键,不只是提高国资证券化率。而是通过上市和股权多元化,切实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国资改革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从股权结构做起。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指出,在很多上市国有企业,国有股呈绝对控股地位,持股比例达到70%左右。“在这种局面下做决策,别的股东再有异议也没用,因为国有股一只手就可以压倒一片手。”


  祝波善认为,在大多数竞争性的领域,国有绝对控股其实并不必要,相对控股、参股都是可以的。未来国有股可以通过减持,或是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来实现股权结构的完善。


  事实上,上海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比如平安信托入主上海家化,弘毅投资参股城投控股,都体现了上海国资对待非公有资本的开放态度。“这样政府就可以从管企业中脱开身来,转为管资产,专注于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教授王建铆说。


  回归“企业家精神”:不能既当高官又拿高薪


  国企改革,最难改的其实是人。公众比较深切的感受是,很多国企领导人更像官员而不是企业家。事实上他们也是有行政级别的:很多中央企业负责人是“副部级”,地方重点国企负责人是“副局级”……


  国企行政化色彩过浓的弊病,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比如,企业家强调冒险和创新精神,而官员则趋于保守。一个国企负责人,如果在任时不犯大的错误,基本可以舒舒服服干到退休。还有一些国企负责人,一边享受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各种资源,一边还拿着市场化的高薪,公众对此颇有意见。


  上海此次出台的国资改革意见中,国企“去行政化”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国企领导人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等。


  当然,“去行政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国企一把手,短期内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可能有点难。但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有人不适合干企业,就让他退回政府行政岗位。有的临近退休,退休后再用市场化选聘来招才。总之这个方向一定要坚持。”王建铆认为。


  张晖明认为,在通过“去行政化”、让国企负责人完成“身份转换”后,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提上日程。对此,上海国资改革意见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企业,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等激励方案。与激励如影随形的是约束。意见同时提出,要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


  建立分类监管:避免公益性国企损害百姓福利


  在现实中,人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困惑:一家垄断型国有企业,如果亏损了,外界会指责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果赚钱了,而且赚得很多,外界又会认为它凭借垄断地位与民争利。


  这个困惑,实际上是国企功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具有垄断性质、本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企,却存在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对于这类企业,考核它的指标不应该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此,上海市提出,要明确国企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竞争类国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功能类国企以完成战略任务或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公共服务类国企以确保城市稳定运行、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并引入社会评价。


  显然,实施分类监管后,国企不再是简单地追求“资产保值增值或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谋求“百姓福利最大化”。这也是国企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意。


  在完善分类监管之余,上海还提出,将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30%。上缴收益按产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各三分之一支出。“不能让国企赚了钱成为一小部分人的超额福利,而应该成为全民共享的红利。”王建铆说。 


  ■ 影响


  国企改革制度红利可期


  多地国资改革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将出现“改革竞赛”


  12月17日,市场关注多时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正式出炉。A股市场也将从过去国资改革版图式炒作,向制度红利引发的全面性、系统性、趋势性机会转变。


  继12月5日浦东金桥停牌之后,12月11日兰生股份也宣布停牌,12日发布公告称兰生股份大股东兰生集团与上海东浩实施联合重组。紧随其后的上海梅林也于15日晚间发布公告限制性股权激励草案。


  这仅仅是拉开了上海国资改革的序幕。目前,由上海市国资委监管的大企业集团超过40家,上海国资系统上市公司合计65家,其中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的有53家。在这些企业中,一些属于大集团、小公司类型企业,出于避免同业竞争和整合产业链的考虑,很多存在资产注入和整合的需要,或将催生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


  “如果说前一轮上海国资改革主要体现为大集团的主业定位和整体上市,那么新一轮的改革则是在分类监管基础上,将竞争类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申银万国[微博]分析指出。


  《意见》规定,上海国有企业将优化国资流动平台机制,以分类监管为基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的竞争类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并且按照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在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看来,改革将使公益性行业加大国家投入,自然垄断行业将把自然垄断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环节分开,一般性竞争领域完全放开。除“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业和“电网、油气管网、铁路路网、电信网络”等网络型垄断环节外,其他领域政府均鼓励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据悉,目前除了上海外,山东、安徽、广东和重庆等地的国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地方政府将从之前的“增长竞赛”过渡到“改革竞赛”,地方国资是改革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到明年两会,将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细则的高峰期。 


  ■ 背景


  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


  目前,国资委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即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同时,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具体包括将国有资产监管转变为国有资本监管,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高国企红利缴纳比例等。


  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表示,将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新的部署。要认真准备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争取三中全会后尽快出台,形成上下联动的改革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尽快落实三中全会要求,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推出新的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或许是近期内国资委的一大任务。目前,地方版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开始发布具体措施,国资委目前尚未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政策。


  今年以来,“三公消费”、“八项规定”等对纪律问题提出严格要求。国资委网站12月6日的消息显示,国资委纪委严肃查处了中粮集团所属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肉食公司)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国资委消息显示,中粮肉食公司个别领导人员,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央纪委、国资委党委三令五申,顶风违纪,性质严重,影响很坏。查处这起典型问题,充分体现了国资委党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的鲜明态度。中央企业务必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随后,国资委再次强调了纪律工作。其中,包括要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等。

分享到:
上一主题:发改委: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明年出台
下一主题:沪公务员招聘数5年来首降 外省人员报考须硕士以上
评论(0)
  • 发表评论

内容导航
博客微信
行政商务
招聘求职
关于我们
管理培训
主要客户
管理顾问
劳务派遣
员工家园
业务外包
新闻中心
关注我们
QQ空间
人人网
Linkedin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合作媒体
搜搜
百度
谷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2013 深圳市中深力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030173号

运行 0.36692 秒,用内存 1.26 MB,数据库 11 次,用时 0.56661 秒,文件读写 1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