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刚刚获取了一份微软设备事业部中国区管理团队4日晚间发给被裁员工的补偿方案邮件。邮件内容显示,微软承诺在收购诺基亚交易结束(2014年4月25日)之后12个月内,公司将遵循诺基亚2013年的补偿标准(即N 2),且整个裁员计划预计在2014年底前完成。
去年9月份,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现金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其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部门的员工。今年4月份,该项收购完成,诺基亚手机业务归属在微软设备部门。两周前,微软公布了成立3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裁减的人数达到了1.8万人。其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裁员1.25万人,占裁员总数的70%,而中国区受影响比较严重。
目前,中国区官方还未公布最终裁员数字及详细名单,但媒体从内部人士了解到,此次中国区受裁员影响最大的是从事功能手机的研发人员,且多数集中在诺基亚位于北京亦庄的研发中心,占到总裁员人数近八成。
事实上,这并不令人深感惊讶。此前,微软就曾承诺将在诺基亚收购交易完成的18个月内削减6亿美元的年度成本。鉴于诺基亚手机的市场表现并未有太多改善,微软只有通过裁员的方式兑现这一承诺了。
补偿方案曝光
7月17日微软全球宣布裁员之后,由于不满中国区迟迟未公布裁员方案,8月1日,部分员工在亦庄园区聚集,反对微软的此次大规模裁员,并举着“抗议微软恶意收购暴力裁员”、“我们要工作”等标语。据了解,员工不满主要集中在补偿标准的选定、沟通周期缓慢、裁员流程不详等问题上。
对此,该邮件中指出,“公司将会使用诺基亚的补偿标准,具体来说将使用NCIC 2013年使用的补偿标准来计算NCIC员工的补偿。”这里的标准是指N 2,而非网间流传的N 6。而对于平均工资的界定上,也将使用最新的NCIC平均工资作为计算标准,不过具体多少邮件中并没有透露。
“此外,对受影响的员工,公司还提供额外的约1800万元的培训资金。”据了解,这部分钱是除去补偿之外另安排给员工的抚慰,目前具体资金数额和使用细则仍在计划之中。
受影响员工关心的裁员周期安排上,邮件中提到,大部分受影响的员工将会在2014年8月内被通知到,最后的离职日期,是根据不同团队的业务需要而决定,但不会早于9月底。但也因为业务需要,一些受影响的团队和个人可能会被要求工作到9月之后,但是预计不会晚于12月底。这也意味着此次中国区裁减员工的流程计划会在2014年底前完成。
按照微软之前规划,此次1.8万人裁员,其中1.3万将在今年底前完成,剩下的几千将在明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据了解,此次重组费用预计为11亿美元至16亿美元,其中包括7.5亿美元至8亿美元遣散费及相关补贴,以及3.5亿美元至8亿美元的与资产相关的费用。
员工心态
与微软总部雷德蒙德的大部分雇员,对新任半年的CEO萨迪亚·纳德拉和他的做法感到满意和理解不同的是,被并入后的诺基亚员工却不不这么认为,打从交易消息出来的第一天起,诺基亚人就不看好这样的并购,随着微软从去年开始陆续裁员的大刀砍下,诺基亚人早已想离开。
从此次亦庄员工抗议来看,在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裁员人数和名单之前,可以揣测出员工并不是因为不满补偿标准等之类条款,而是归根结底在于诺基亚人内心并不信任微软。
一位在诺基亚工作多年、未受裁员影响的员工表示,“在没有并购微软前如果说诺基亚要裁员,罕有这样的抗议,因为大家心里清楚,诺基亚待遇及补偿的力度是高于目前外界同类职位的。而并入微软后,诺基亚人的内心一直存有抵触心理。”
“尽管诺基亚不如当初,但依然有很多人一直留在这里,这是缘于对其长久以来的感情所致,面对微软的裁员,很多人自然要抗议,一方面是不相信微软,另一方面也是担忧微软的补偿能力。”上述受裁员影响的员工坦言。
媒体从有关人士了解到,如果按照微软的补偿标准,则远远低于现在执行的2013年诺基亚标准。
再看“微诺”
对于此次调整,微软CEO纳德拉曾在内部邮件中重申,微软将成为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公司”,为了实现这一战略,首先需要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分析认为,微软和诺基亚对于手机业务定位一直就不同。在原诺基亚,手机硬件本身是一项被视为重点的业务,而在微软,所有设备都是为了容纳微软数字服务与生活体验最精彩部分,并给微软整体战略带来增值。可以认为,放弃“设备与硬件提供商”这一战略定位、放弃Android、捡回Windows Phone、重回软件与服务,纳德拉开始孤注一掷。
纳德拉上台后,有评论认为,其战略真正意义在于,微软将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平台,而将生态圈扩大到对手或者说更加优秀的平台上。所以,微软推出了Office for iPad、Office for Android、9寸以下设备免授权费等产品和服务。此前,微软也曾将Surface归并到Lumia产品线中。
如果现在再看诺基亚,硬件产品线缩减到可以专心投入Lumia(还有部分超低端功能手机,Android、Asha已被干掉),服务拥有Here地图,加上网络设备和专利技术,虽然并入到微软,但芬兰人从2007就提出的转型互联网服务战略如今可以说是真正的成功了。
只是这个成功来得有些曲折,付出的巨大代价是诺基亚品牌影响力的逐日褪色。
上一主题:前亨氏中国总裁任嘉士伯中国CEO |
下一主题:微软中国世纪裁员风波:外企遭遇安抚难 |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