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企业不是靠低成本、低劳动力来实现企业的成长。“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我觉得应该依靠自己的技术。”
当外国资本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开始更多地转向东南亚国家时,格力并没有匆忙选择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去做投资。
“我想我们并不会因为劳动成本的变化而急急忙忙选择去一个新的地方。”9月10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天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对记者说。她也是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5位导师之一。
对于成本增长问题,董明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一个好的企业不是靠低成本、低劳动力来实现企业的成长。“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我觉得应该依靠自己的技术。”
国际化战略
对于什么是好的技术,董明珠认为,它需要解决人们普遍关心的两个问题:环境保护和消费成本。“好的企业是怎么考虑再生资源的有效结合,这个可能是企业发展更加关心的问题。”董明珠说。
在她看来,劳动力成本增长是必须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质生活发生了变化,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生活条件比以前好转,但同时物价也在上涨,合理正常的消费需要得到满足。董明珠说,如果格力电器的员工年薪能够拿到十万,一些工人在老家的亲人可能因为这样的收入增长带来很多改变,这是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面临成本增长的同时,我们并不是匆忙选择到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去做投资,而更多的是把在一线的工人从一个普通的工人转化成为一个技术工人,把人均效率提高上来。”董明珠说。
此前,曾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的格力在去年已经退出了越南合资公司。对于撤出越南工厂的问题,董明珠解释说,在越南投资以后,格力感觉到当地投资环境和合作对象都不是他们认为可信任的,所以做出撤资这一选择。“但是,这不等于影响我们的销售,因为我们打的是自己的品牌……反过来,在越南我们的产品销量还有所增长。”董明珠说。
董明珠此前表示,以前格力电器国际化倾向选择人工成本较低的地区,未来主要考虑选择有硬性市场需求并且法制健全的国家。对于格力的国际化战略,董明珠惯于强调的是“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审慎观点。
格力海外投资的第一站是巴西。格力早在1997年进入巴西市场,并在2001年在当地设厂。2006年,格力电器在海外的第二个生产基地在巴基斯坦建成投产。2011年,格力电器美国分公司在加州成立。
“真正好的国际化是自己的技术在引导世界行业的领导地位,‘走出去’的是技术、品质,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建立工厂就是国际化。”董明珠说。在她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仅仅因为到海外市场赚一笔钱,也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她还谈及中国的投资环境。根据格力在海外投资的经验,董明珠说,中国对于外资企业是“一个最好的投资地方”。“中国的投资环境要比国外投资环境好很多,中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我认为可以讲是比任何国家都做得好。”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董明珠提出要有“吃亏精神”。“在‘中国制造’中有一部分企业不争气,为了打市场用价格竞争,低价要不就是吃亏,要不就是偷工减料。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偷工减料而不选择吃亏。自然而然名声就不好听了。我们格力空调就认为要有吃亏精神,即使打价格战也要保证质量。”
她对此深有感受。曾经有中东经销商对她说,能不能到泰国进行生产?董明珠问他为什么,对方回答说,“泰国制造”就好卖,但是“中国制造”要讲无数遍才能说服消费者。她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来自安哥拉的一个经销商,在销售了十几万台格力空调之后没有遇到返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格力的价格上涨,他也会继续选择格力。”董明珠说。
电商战略
面对电商大战,格力表现得相对淡定。董明珠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第一次明确提出格力的电商战略。
去年12月,董明珠与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有一个10亿元的赌局。五年之内,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将输给雷军10亿元。
在今年5月最新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格力电器方面表示,公司也很关注电商发展的趋势;但同时指出,尽管这几年电商销售增长很快,可是在空调行业的整体占比还很低。
“大家觉得传统产业跟互联网是相互矛盾的关系,但实际上我不这样认为。”董明珠说。在她看来,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改变就是效率和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让企业更快速地面对市场和服务。
“互联网能不能代替空调吹风呢?这是不可能的。互联网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工具。”董明珠说。她认为,电商并不能替代线下大卖场的销售。
“好多人问为什么不跟天猫不跟马云合作,我们不是不合作,如果我们一旦实施这个策略,我们真的能保证消费者利益吗?如果这点做不到不如不去做。”董明珠说。她强调,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情一定要做,要做则一定要做好。
“我们会有很完善的规划,如何贴近市场,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到位,这是唯一要思考的,而不是凑热闹。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赢得这个市场。”董明珠说。
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推动创新,创造价值”。在董明珠看来,创新并不仅是技术创新;技术最终是一个结果,创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企业的文化、制度、管理和人才。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实现很好的创新,最终会有一个好的收获,取得技术的突破。
上一主题:房企纷掀高管离职潮 一半是压力大一半是企业要求更高 |
下一主题:公务员连续7年未调薪 有几个靠工资活? |
延伸阅读
发表评论